阿里巴巴 (09988-HK)(BABA.US) 近日向市場傳遞明確訊號,AI 競爭並非美國獨領風騷。該公司周三 (24 日) 宣布擴大 AI 雲端基礎設施投資,未來三年投入將超過今年 2 月設定的 3800 億元人民幣計畫,並發布最新大語言模型(LLM)Qwen3-Max,延續年初國產 AI 模型的研發熱潮。這一消息也帶動其 ADR 股價猛漲 8.4% 至 176.76 美元,反映市場對中國 AI 潛力的信心。
《巴隆周刊》(Barron's) 報導,分析師指出,中國政府態度轉向支持是重要推力。目前中國正推動 2035 年建成「智慧經濟」與「智慧社會」目標,AI 被視為經濟成長新引擎,政策將在資金、補貼及需求端提供持續支撐。
Gavekal 科技研究主管 Laila Khawaja 表示,中國將 AI 發展與能源基礎建設綁定,快速擴容再生能源、優化計算能源效率並發展儲能,緩解了美國面臨的能源瓶頸。
儘管受高階晶片限制,中國 AI 路徑與美國呈現差異。William Blair 新興市場成長策略投資組合經理 Vivian L. Thurston 分析指出,美國 AI 已滲透金融、零售等多元場景,而中國更聚焦工業互聯網、新能源汽車等重點領域,初期投入集中於基建而非應用,進程恐更慢,但更具持續性。
投資機會方面,阿里巴巴等超級科技企業成核心標的。目前阿里巴巴本益比僅 17 倍,低於亞馬遜的 24 倍,且獲利未充分反映 AI 紅利及電商復甦預期。
此外,AI 資本開支成長將惠及供應鏈,包括高頻寬記憶體 (HBM)、液冷技術及資料中心企業。
花旗分析師出具研究報告指出,阿里巴巴加速在巴西、中東等地擴大海外資料中心,萬國資料、世紀互聯等服務商可望受惠於訂單成長。
值得注意的是,淡出公眾視野的阿里巴巴創辦人馬雲近期參與策略制定,加上該公司與中國政府的良好關係,也進一步提振市場對阿里巴巴 AI 領先地位的認可。這場美中 AI 競逐中,中國正以政策協同與基建深耕,書寫不同的成長敘事。
(美股為即時串流報價; OTC市場股票除外,資料延遲最少15分鐘。)新聞來源 (不包括新聞圖片): 鉅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