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財富》雜誌周三 (24 日) 發表第十一屆「改變世界的公司」榜單,50 家對全球產生深遠影響的國際企業上榜,阿里巴巴(09988-HK)(BABA.US) 憑藉在 AI 開源領域的突破位列其中,這是阿里巴巴第七次入榜,或將成為上榜次數最多的中國科技企業。該榜單連 11 年進行評選,主要考量社會影響、商業成果與創新度,從 250 家左右的候選企業中選出 50 多家。
這家財經雜誌指出,阿里巴巴透過開源策略降低 AI 技術使用門檻,支持新創公司、研究者及愛好者免費或低成本調用 AI 模型,推動中國 AI 開發者重塑行業對話。
受阿里巴巴影響,OpenAI、xAI 等美國同業亦紛紛跟進開源。
這份榮譽背後是阿里兩年來的戰略突圍。自執掌集團兩年來,執行長吳泳銘始終強調「用戶為先、AI 驅動」,認定 AI 與雲端運算深度融合是未來十年最大機會。
2023 年,阿里巴巴曾陷入低谷,當時電商業務遭競爭對手擠壓、雲端服務營收成長率跌至低個位數,市值低迷、前景悲觀。自吳泳銘上任後,便以戰略、技術、資本三記重拳扭轉局面。
戰略層面,吳泳銘迅速明確 AI 為核心航道,上任三日後,吳泳銘發布全員信確立「用戶為先、AI 驅動」兩大重心,3 個月後更為阿里雲定調「AI 驅動、公共雲優先」,重塑發展方向。
技術方面,吳泳銘帶領阿里雲選擇「縱向全端」路線,堅持軟硬一體自研,成為全球極少數與谷歌並肩的全端 AI 雲服務商,吳泳銘更推動通義大模型系列開源,累計釋放超 300 款模型,衍生模型超 17 萬個,快速構建開發者生態。
資本方面,今年 2 月,吳泳銘宣布未來三年投入 3800 億元加碼雲與 AI 基建,更在周三登場的雲棲大會釋放「持續追加投入」訊號。
目前,阿里巴巴的轉型成效已顯現。AI 深度滲透各業務線-高德、釘釘全面 AI 化,夸克 AI 眼鏡亮相,淘天「全站推廣」提升商家效率,用戶「猜你喜歡」加購與停留時長增超 5%,國際站商家借 AI 工具優化行銷、採購與上架。如今,阿里 AI 技術實力與市佔率穩居全球第一陣營,科技企業形象與價值重估同步推進。
從兩年前的低谷到如今與谷歌、亞馬遜、微軟同場競技,阿里以 AI 為引擎,完成了從電商巨頭到科技領跑者的關鍵一躍。這場轉型不僅重塑自身,更以開源策略與全端技術,為中國 AI 產業在全球競爭中贏得話語權。
(美股為即時串流報價; OTC市場股票除外,資料延遲最少15分鐘。)新聞來源 (不包括新聞圖片): 鉅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