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川普周四 (25 日) 強硬表態,稱南韓承諾的 3500 億美元對美投資必須是「預付」(up front),此番言論被視為重申該筆巨額投資是美國同意在雙邊貿易協定中為南韓降低關稅的先決條件。然而,由於雙方在投資的具體方式上存在重大分歧,且南韓方面擔憂若無配套保障措施,此舉恐引發金融危機。
據《路透》報導,川普周四於白宮向記者表示,美國透過新的貿易協議與關稅政策,已從他國獲得了前所未有的資金,並特別點名將從日本獲得 5500 億美元、從南韓獲得 3500 億美元,且強調這些都是「預付」。
這番談話的背景,是今年 7 月 30 日美韓達成的初步貿易協議,當時雙方同意,美國將南韓產品的對等關稅及汽車關稅從 25% 降至 15%,做為交換,南韓對美國進行 3500 億美元的投資。
然而,協議的執行細節成為雙方爭議的核心。美方官員敦促首爾仿效與日本達成的模式。在美日協議中,日本以 5500 億美元投資美國項目,換取汽車等產品的關稅降低。美國希望南韓也採取類似的股權投資模式,由美方接收現金並掌握資金的控制權與投資標的,同時保留 90% 的利潤。
對此,南韓方面明確表示無法承受與日本相同的投資架構。由於此模式將使南韓面臨巨大的外匯風險,首爾方面傾向以擔保或貸款的形式進行投資,而非直接的股權挹注。
南韓總統李在明更公開警告,若沒有如貨幣互換等金融保障措施,南韓經濟可能因此陷入危機。因此,南韓政府將建立美韓貨幣互換機制,視為落實對美投資的前提條件。不過,有分析師認為,美方同意貨幣互換的可能性不大。
目前,這場談判因政治疑慮日益加深而陷入僵局,已引發投資者擔憂,害怕首爾最終可能被迫接受不公平的協議,甚至導致協議完全破局。
儘管川普態度強硬,南韓官員重申,任何協議都必須在符合國家利益且具備商業可行性的原則下進行談判。
新聞來源 (不包括新聞圖片): 鉅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