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CNBC》報導,美國政府關門進入第 42 天,眾院議長強生 (Mike Johnson) 周一 (10 日) 呼籲眾議員立即返回華府,以便儘快表決參議院剛通過的協議案,為結束史上最長政府停擺鋪路。若眾院順利通過該協議,總統川普簽署後即可讓聯邦政府重啟運作。
強生在周一向媒體表示,眾院可能於本周展開投票,但尚未確認具體日期。他並承諾將在表決前發出「36 小時通知」。他強調:「接下來會有許多漫長的白天與夜晚,來彌補這段被迫浪費的時間。」
自 9 月通過臨時撥款法案以來,眾院一直未再開會。強生的這番言論,顯示共和黨領導層準備加速推動政府重新開門,結束自 10 月 1 日以來的行政停擺。
參議院於周末達成的協議,獲得 52 名共和黨人、7 名民主黨人與 1 名獨立參議員支持,以微弱票數跨越 60 票門檻。該協議將使聯邦政府獲得資金至明年 1 月底,並撤銷停擺期間所有聯邦雇員的解雇令,確保所有受影響人員可獲全額薪資補發。
此外,協議內容包括兩黨共同啟動新預算法案程序,限制白宮再度以臨時撥款方式支撐政府運作;同時將「補充營養援助計畫」(SNAP) 延長至明年 9 月,持續提供 4,200 萬名美國民眾糧食補助。
不過,該協議並未納入民主黨此前堅持的《平價醫療法》(Affordable Care Act, ACA) 延長稅收抵免條款。該措施原定年底到期,若無法續延,恐影響 2,000 萬名使用 ACA 保險市場的民眾。然而,協議中首次出現共和黨承諾,將於 12 月安排民主黨提案的相關法案投票,作為雙方妥協交換條件。
根據 2019 年頒布的聯邦法律,所有因停擺被迫放無薪假的公務員,將於政府重啟後「在最早可行的發薪日」領回全額薪資。這項條款將使本次超過百萬名受影響的聯邦員工得以補發工資。
目前眾院何時表決仍未明朗,但市場普遍預期,隨參院協議通過與強生動員議員返華府,結束政府停擺的契機正逐步升高。
新聞來源 (不包括新聞圖片): 鉅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