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面上,11月1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促进新能源消纳和调控的指导意见》,提出“创新促进新能源消纳的价格机制”,并明确“健全完善煤电、抽水蓄能、新型储能等调节性资源容量电价机制”。这是继2023年11月煤电容量电价机制出台后,国家首次在正式文件中明确将新型储能纳入容量电价机制适用范围,标志着调节性资源价值回收机制进一步完善。
机构指出,政策表述从“容量补偿”演进为“容量电价”,意味着建立长期稳定机制的方向得以明确,其核心是实现“市场价格信号有效传导至终端用户”。容量政策的长期可持续性已得到制度保障,相关隐忧有望解除。
今年以来一系列重磅政策的发布,特别是年初的“136号文”政策,推动了储能发展从过去的“强制配储”向更可持续的市场化、价值驱动模式转变。同时,内蒙古、甘肃等多个省份密集出台的容量补偿/电价政策,正通过明确的经济补偿机制,着力改善储能项目的收益率,为投资注入稳定预期。
综合来看,在明确的政策导向与持续的制度创新下,新能源与储能已形成螺旋式上升的必然趋势。我们应对政策支持的持续性,以及央、地投资储能的决心抱有坚定信心,储能将是驱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不可或缺的核心力量。
截至2025年11月11日 09:36,上证科创板新能源指数(000692)强势上涨1.04%,成分股芳源股份(688148)上涨6.30%,阿特斯(688472)上涨3.67%,骄成超声(688392)上涨2.98%,拉普拉斯(688726),微导纳米(688147)等个股跟涨。科创新能源ETF(588830)上涨0.94%,最新价报1.62元。
科创新能源ETF紧密跟踪上证科创板新能源指数,上证科创板新能源指数从科创板市场中选取50只市值较大的光伏、风电以及新能源车等领域的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以反映科创板市场代表性新能源产业上市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
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10月31日,上证科创板新能源指数(000692)前十大权重股分别为天合光能(688599)、晶科能源(688223)、阿特斯(688472)、大全能源(688303)、天奈科技(688116)、厦钨新能(688778)、嘉元科技(688388)、容百科技(688005)、孚能科技(688567)、派能科技(688063),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49.07%。
创业板新能源ETF(159261)、科创新能源ETF(588830)、光伏ETF基金(159863)
新闻来源 (不包括新闻图片): 有连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