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在《人民日报》发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文章。指出,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赢得大国博弈战略主动的内在要求。全面实施「人工智能+」行动,全方位赋能千行百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及未来产业是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载体,传统产业也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沃土,农业、工业及服务业都可通过科技赋能,催生发展新质生产力。
文章称,强化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驱动。必须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建议加强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提高基础研究投入比重,加大长期稳定支持,强化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原始创新导向,实现更多「从0到1」颠覆性突破,同时,要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加快重大科技成果高效转化应用,布局建设概念验证、中试验证平台,推动创新资源向企业集聚。
相关内容《大行》里昂料百度(09888.HK)上季核心业务调整后EBIT跌69% 收入与利润本季起有望逐渐改善
何立峰认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紧紧依托和利用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倡大力提振消费,发展数字消费等新型消费,以放宽准入、业态融合为重点扩大服务消费,推动商品消费扩容升级,打造多元化消费场景。同时,要发挥好政府投资的带动放大效应,支持企业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高质量推进「两重」建设,引导资金更多投向新型基础设施等领域。此外,应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强化国家发展规划战略导向作用,加强财政及货币政策协同,促进形成更多由内需主导、消费拉动及内生增长的经济发展模式。
此外,要加快建设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打造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阵地。强化标准引领及提升国际化水平,加快推广运用数智及绿色技术,推动重点产业提质升级。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实施产业创新工程,着力打造新兴支柱产业,加快新兴产业规模化发展,强调全面实施「人工智能+」行动,全方位赋能千行百业,前瞻布局未来产业。(ta/w)
AASTOCKS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