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批14只科創債ETF明日開啟募集。其中9只產品僅發售一日,4只產品發三個交易日日,僅1只產品募集期為五個交易日。
第二批14只科創債ETF,其中10只科創債ETF將跟蹤中証AAA科技創新公司債指數,3只跟蹤上證AAA科技創新公司債指數,1只跟蹤深證AAA科技創新公司債指數,涉及匯添富、國泰、華安、萬家、華泰柏瑞、大成、興業、銀華、摩根資產管理中國、永贏、工銀瑞信、天弘、泰康、中銀等14家基金公司。
截至2025年9月10日,首批10只科創債ETF產品總規模已突破1200億元,較初始募集金額增長超300%。
伴隨第二批14只科創債ETF的成立與上市,債券ETF市場整體有望進一步加速擴容,而科創債ETF也將成為其中市值佔比最高的細分品類。新一批產品的入市也將進一步豐富投資者選擇,提升市場流動性和定價效率,推動科創債ETF市場活躍度進一步提升。
對於科創債,國泰海通證券認為,2025年以來票息策略佔優,科創債ETF在調整期呈現一定的抗跌性。與2024年資產荒演繹下久期策略佔據主導不同,2025年以來受到央行主動引導資金面收緊與市場風險偏好回升等因素的影響,債券市場波動明顯加劇,久期策略的價值邊際下降,而信用債票息策略則展現出一定的優勢,從2025年以來主動純債基金的整體業績表現來看,基本也呈現短債優於中長債,信用優於利率的特徵。從淨值表現看,在本輪市場調整期中,科創債ETF的回調幅度要小於同期利率債ETF整體;從折溢價的情況來看,相比其他信用品類,科創債ETF在本輪調整中也呈現出了較好的二級市場承接性。隨着當前市場環境的逐步改善,整體信用債ETF折價趨於收斂,債券ETF的流動性有望持續向好。銷售費用新規下,債券ETF有望迎來更大的發展機遇。2025年9月5日,中國證監會發布關於就《公開募集證券投資基金銷售費用管理規定(徵求意見稿)》公開徵求意見的通知,從認申購費率、贖回費安排、銷售服務費、客户服務與平台定位等多個維度修訂了基金銷售費用體系,其中贖回費用的設定對於債券基金將構成重要影響。根據我們的測算,倘若嚴格按照徵求意見稿中的內容執行,則未來債基在持有不足半年的情況下即贖回,或將難以滿足經濟性要求。低利率環境下,票息保護的減少使得機構資金的配置傾向減弱,邊際轉向交易性與結構性機會,而過高的贖回費門檻使得原先可能被投向利率債基或場外債券指數基金用以實現短期策略的頭寸可能會大量流向債券ETF,後者有望迎來更大的發展機遇。
新聞來源 (不包括新聞圖片): 格隆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