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F市場繼續擴容,債券ETF成為吸金主力,年內超2587億元資金淨流入債券ETF。
在新成立的10只科創債ETF助力下,截至7月18日,全市場債券ETF的數量為39只,總規模突破了4800億元關口,達4810.57億元。
具體看,39只債券ETF中一共有19只產品的規模在100億元以上,最大的是海富通基金旗下的短融ETF和富國基金旗下的政金債券ETF,規模已超過529億元。
從管理人看,截至7月18日,海富通基金旗下6只債券ETF規模達到1010.41億元,成為首家邁過千億門檻的債券型ETF管理人;博時基金以5只債券ETF合計規模714.82億元,排名第二;富國基金旗下2只債券ETF合計規模為637.7億元,位居第三。
上半年新發的8只基準做市信用債ETF受到市場的廣泛青睞,下半年科創債ETF大爆發。
10只科創債ETF從誕生之日起,跑出加速度。7月2日,10只產品正式獲批,7月7日首發當天“一日售罄”,7月17日上市交易,全程用時僅一個月。
上市僅一個交易日時間,首批科創債ETF總體規模便由不到300億元飆漲至765億元,其中,科創債ETF華夏、科創債ETF鵬華、科創債ETF嘉實、科創債ETF富國規模超百億。
儘管債券型ETF規模突飛猛進,但截至今年5月末,債券基金總規模也過了6.5萬億元,債券型ETF最新規模0.48萬億元,佔比仍較少。
業內人士表示,2024年以來債市收益率中樞下行,主動管理獲取超額收益的空間相對有限,債券ETF吸引力顯著提升,比如債券ETF的“T+0”交易模式帶來的高流動性,投資成本較低、具有明顯費率優勢,產品持倉透明度較高。
此外,目前參與債券ETF的主流投資者,主要是銀行理財子、社保年金、保險、交易商或做市商等主體。
東吳證券認為,科創債ETF發行對科創債市場影響:1)提高科創債配置需求:科創債ETF具有低費率、高持倉透明度、高效交易機制等優勢,隨着首批科創債ETF的發行落地,未來其規模有望繼續保持增長,並相應帶來成分券的配置需求,若規模增速較快,則底層成分券或迎來一波行情,價差收益或優於同資質個券,利好科創債ETF預計將主要納入指數中的兼具規模與流動性優勢的個券。2)提高科創債的市場流動性:a)存量單隻科創債一般面臨換手率低、流動性弱的挑戰,而在科創債ETF推出之後,科創公司債的市場流動性亦有望加強,通過ETF的高效交易機制,一方面投資者可以更便捷地參與科創債市場,增強市場活躍度,提升投資者的申贖操作體驗,另一方面將有利於壓縮科創債流動性溢價,利好科創債品種表現。b)科創債ETF的做市商機制和動態調整功能或有助於提高科創債的定價效率,促使債券估值更為合理、波動得以平滑,在為投資者提供更透明的市場參考的同時優化投資者的持倉體感。3)吸引中長期資金進入科創債市場:參考信用債ETF主要買盤包含保險、理財、企業年金、公募固收+、FOF基金等,科創債ETF的推出可匹配社保基金、養老金、保險資金等機構投資者的配置需求,意味着或可吸引中長期資金進入科創債市場,從而達到政策端希望引進長期資本、耐心資本的目標,從供需兩端協同盤活科技創新領域相關投資。
新聞來源 (不包括新聞圖片): 格隆匯